孩子不敢当众讲话,或不善于讲话,不是性格问题,而是技术问题。
古希腊有个人叫德摩斯梯尼,他性格内向,还有口吃结巴的问题,而他的梦想却是成为演说家。最初他登台演说时,听众十分不认可,每人在台下喊:轰他下台从那将来他就天天早上边跑步边呼喊。爬上了山顶,就把树木当听众,开始演讲。为了纠正口吃与发音不了解,他常含着小石子训练讲话。口腔被磨破了,流出了血,可他还是不停地练。为了获得完美的言辞与文采,他到处听有名演说家的演说,背诵那些人的演说词。终于这个性格内向、口吃的人成了古希腊最有名的政治演说家和律师之一。
还有很多讲起话来口若悬河的喜剧演员,如香港的周星驰、美国的金凯瑞、憨豆先生的塑造者罗文艾金森都是性格很内向的人,无一不是健谈之人。为何呢?
说话,特别是当众讲话,是一项技能。我在不少场所说过,任何技能的习得,需要经过反复地练习。办法: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想让他或她能当众说话,必须要给他或她训练的机会。缺什么补什么,求什么得什么。
大概好为人师与争强好胜是人与生俱来的两个特质。不管哪种人,只须是发现我们的行为被其他人承认和接纳,他或她都会表现出对自己这一行为的高度热情,帮助弱者是人的天性。孩子更是这样。大家在家常常是玩老师教学生的游戏女儿永远是老师,父亲永远是学生,并且还是个笨学生。
在上学前,玩这种师生游戏,还有个好处,就是让孩子提前适应和体验学校生活。为他或她上学做好筹备工作。女儿没上过学前班,直接上的小学一年级。上学的头三天也曾有过哭着闹着不想去的事情,但,三天后开始上学积极了。一问才了解:原来,老师在让同学们轮流到讲台上领读生字时发现她做得最好,课后还主动帮助没掌握的学生,于是把她提拔成了班长,这班长一当就是六年,后来还当上了中队长。
记得女儿9岁时的一个周末的上午,我在备课时,需要引用培根的《论学习》的那段:念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在课堂上我不想念给学生听,于是大声读出来背诵:Studiesservefordelight,forornaments,andforability.Theirchiefusefordelight,isinprivateandretiring;forornaments,isindiscourse;andforability,isinthejudgment,anddispositionofbusiness。她听到我说话走过来问我在干什么。我说:我在背英语,太难背了。她听完煞有介事地感慨道:哎呀,我的笨父亲呀,你说你如何就不了解想想方法呢?我听完感觉非常有意思,连忙问:宝贝女儿,快给父亲支个招。她说:你该先把每一个英语句子背过。每句话非常短当然容易记住了。再把汉语意思背过。背这么几句汉语你该不会也背不过吧?我回答说:能。她接着说:这不就完了吗,用汉语意思把英语句子串起来,不就背下来了吗?尝试一下如何?我又问:你如何了解的?如此做能行吗?她一本正经地说:当然行了,我平常就是这么背英语课文的。照我说的做就好了。老师会骗你吗?尽管我的心里在想:乖女儿,背英语已经足够,哪有你那样费事,但还是急忙对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这份乐于助人的心肠和遇到事情总结办法的行为怎能不让我高兴呢。
大伙都了解《围城》的作者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学术圈外的人只了解围城一用以形容圈子里人对近况不满总想走出去,而圈子外的人对里面的事情不知道,拼命想挤进来,这么一个状况却少有人了解钱先生的生平轶事。学术圈内,先生是个百年不遇的奇才,极具传奇色彩,圈外人士少有人知。我的博士生导师是先生的最后一个学生,他负责整理先生的生平,所以钱先生的事情就了解得比较多。听老师说钱先生是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的。当年先生进清华大学时总分排名第51名。更有意思的是,曾传言先生的数学是0分,英语和国文都是满分。后来经过求证,数学是15分。按道理说这是不可能被录取的,但因为钱先生的爸爸钱基博老先生跟当时的清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院长、很有名的学者吴宓先生友善,吴老先生深知小钱先生幼时素有江南第一才子的美名,在吴先生的斡旋下,先生最后是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终究没使这位中国学术界极品遭受命的捉弄。
我的博士生导师是哈佛大学的比较文学博士,当今中国的知名学者。社会科学的学者也有头痛的事情。女儿赵心怡要上初二了,不喜欢学数学。后来把给孩子补习数学的任务交给了我。我的这位小师妹博览群书,小学毕业前就已经读完了四大名着、朱生豪译莎士比亚的散文版戏剧中的大部分,还有很多的中西名着,很有思想,大家都称她小才女。有思想的才女比普通的孩子更为难管。
老师把我介绍给她,走后,她调皮地问我:师兄,你是我爸派来的第17位说客。他们都失败了,你有信心吗?
我说:师妹,你那样聪明,初中的数学也不难,你如何会学得不好呢?
我数学不好,不是由于我不聪明,而是由于我对数学不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她振振有词地回答。
你不可以光说兴趣呀。你初中毕业要上高中,考大学,你数学不好,升学如何解决?
她下面的话更让我无话可说。
我不觉得数学不好会成为一个人将来日子的绊脚石,钱先生不就是个例子吗?
我一看,既然说不服她就不跟她争论了,就说:好了,我辩不过你。但,老师让我给你补课,我需要做,不然他不让我毕业。期望师妹不要难为我。如此吧,我给你补一段时间之后,你就说我补得不好,把我辞了不就好了嘛,反正我更不是第一个失败的。前面不是已经有了16位先烈了吗?
她眨了眨眼说:好吧。
于是,她把代数课本往我面前一丢,说:你就看着补吧。补什么地方随你的便。
我说:你把你近期学到的章节给我讲一下吧?
她反问道:我给你讲吗?
我说:对呀,你不给我讲我如何了解你学到哪儿学得如何啊?咱就凑合一段时间吧。
于是她开始磕磕巴巴地讲,我让她只讲会的,不懂的地方跳过去。讲完一节后,我把不会的给她说说就回去了。
第二次见面时,我还让她给我讲,由于我的事情挺多没时间看她的书,就等着过几次之后她就能把我辞了。
之后再去时,事情就轻松了。每次她给我讲完,我把她不会的地方给她一讲解就结束。
过了几次后补课就更轻松了,我去后,她把学过的内容一讲,都懂了,我也就不需要讲了。记得,有一次,老师问我:你们两个在屋里嘀咕什么?我回答:给她补数学啊。他说:如何一晚上光听见她讲话,听不见你讲话?我笑着讲解我是在检查她的学习状况。
一段时间后,小师妹告诉我,她近期一次的数学测验居然得了75分。终于小师妹对数学有了兴趣。后来的数学成绩好了起来。
小师妹冰雪聪明,早就看透了我的做法,跟我说:师兄,你高,你比前面的人都高。你让我给你讲,我就得好好听课。好多时候,我没听了解,到处问人回来给你讲,生怕你听不懂。
我笑得前仰后合。
学生都自己主动学习了,老师就不需要讲了。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有时候,父母或家教总喜欢给孩子讲,讲完之后,孩子说听了解了,事实上连自己都不了解是不是真的了解了。
让孩子做主讲嘉宾,就能变孩子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要紧的是,听者能从讲者的话中了解他对所学常识的学会状况,从而可以针对其问题加以辅导。
小结:大家应直面孩子什么方面的能力欠缺,找出可操作的办法,为他们打开训练的大门,引导他们朝着健康、阳光的方向进步。